硫化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硫化物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全球最不好惹的六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1-01-21 15:31:48 阅读: 来源:硫化物厂家

全球最不好惹的六个国家

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各国都暗藏杀机,中国虽保持和平崛起。但其他国家却无法平复扩张欲望。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下全球最惹不起的六个国家。  6、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国名意为“人民之国”。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人口约8071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德国祖先为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国,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德国国民生活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位,并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德国文明起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许多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境内有许多文化遗产。  5、越南。  越南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来讲,都不算优秀。但其却具有着激进的民族主义,不顾后果,不顾代价。越南战争则是最好的证明,拖住了超级大国美国。  越南认为,战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对抗阶级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用武装斗争形式体现出来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现代战争是敌对双方之间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全面斗争。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越南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政治斗争规定了战争的政治目的,政治力量是武装力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暴力革命是夺取政权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惟一道路。在战争的分类上,越南认为,战争首先应分为正义战争(进步、革命、反侵略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反动、反革命、侵略战争),必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上,越南认为,决定战争成败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武器是重要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武器和技术装备的作用明显提高,必须重视发展和改善武器装备。核武器具有巨大的威慑作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很大,但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不可能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4、日本。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  公元世纪末2世纪初,日本进入奴隶制社会。3~6世纪“大和时代”,奴隶主阶级已建有正式军队。645年经“大化改新”建立封建制度后,日本不断派使者到正处于盛唐时期的中国,中国军事思想随之传入日本。   日本兵学家学习、研究《孙子》、《吴子》等中国古代兵书,写出《斗战经》等兵学著作;日本武将则运用中国古代兵法于军事实践,为日本军事思想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兵学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各种主张,形成多种兵学流派,留下大批兵学著作。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侵,日本军事思想家著书立说,主张严修武备,加强国防;同时鼓吹对外扩张。  3、以色列。  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年12月人口已超过798万,主要来自犹太人族群,犹太人601万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  因历史原因使得以色列人的民族情绪浓厚,并带有“复国”遗留下来明显的偏激思维。使得以色列变得嚣张。  同时以色列科学和科技发展较好。自从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较好。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其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较知名。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最高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拥有该地区管理最良善、对财产权利保护最佳的经济体制。  以色列是一个位于西亚黎凡特地区的国家,位于地中海的东南方向,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  2、俄罗斯。  俄罗斯虽然现在处在很艰难的时期。受到西方的排挤,但其强硬风格依旧。普京更是在G20峰会上提前离开。  俄罗斯拥有苏联在冷战时期遗留下的大量军工,使得其依然是个军事强国。  俄罗斯全称俄罗斯联邦。公元9世纪,在建立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祖先古罗斯部族人(东斯拉夫人),并成为此后国家名称。  “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而蒙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 O,因此“罗斯”在蒙古语便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这也是中国元朝史籍中称为“斡罗斯”或“鄂罗斯”的原因。  到了明朝,中俄联系中断,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触,那时候中汉人便直译为“罗刹”。罗刹国这一称呼直到清初仍旧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编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为《平定罗刹方略》。  但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洲族,受蒙古族影响较深,故采取源于蒙古语的间接音译,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并沿用至今,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  1、美国。  美国拥有现今整体实力最强大的军队,同时其军费也名列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总军费开支的43%。  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  美军在全球设有六大战区司令部,分别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奥巴马:美国无意遏制中国 这不符合美国利益11月1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瀛台涵元殿前握手。  强调要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晚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  晚上的中南海,水波荡漾,树影婆娑。习近平在瀛台前迎接奥巴马,两国元首亲切握手,互致问候。习近平欢迎奥巴马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说,你这次访问日程很紧。我们既安排了国事访问的正式活动,也安排了一些轻松场合。希望你的访问愉快,取得丰硕成果。奥巴马表示,很高兴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祝贺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瀛台桥上,两国元首凭栏远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华灯初上,熠熠生辉。古老的瀛台见证了几百年中国的变迁。习近平向奥巴马介绍瀛台历史。习近平表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  两国元首拾阶而上,来到涵元殿举行会晤。  习近平说,去年6月,我们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建设性会晤,又在圣彼得堡和海牙两次会晤,并通过通话、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我高兴地看到,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方面取得不少早期收获。两国各界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更加认同了,也抱有更高期待。奥巴马总统这次访华是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保持经常性密切沟通,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就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彼此信任,才能做到相互尊重,避免战略误判。双方要扩大务实合作,特别是积极推进开拓性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奥巴马表示,美中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两国人民都是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人民,两国利益深度融合,美中加强合作,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我愿意同习近平主席就广泛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推动美中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邀请奥巴马共进晚宴。席间,两国元首就治国理政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向奥巴马介绍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等情况,强调我们已经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继续保持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世界,将给美国及中美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习近平指出,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珍视国家独立、统一和尊严。中国政府必须顺乎民意,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美国情各异,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不同,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和而不同。两国难免存在一些分歧,但这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两国政府要起到稳定器作用,妥善处理有关分歧。  奥巴马表示,我们今晚的交谈非常深入,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的情况以及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执政理念的了解。我更加理解中国人民为何珍惜国家统一和稳定。美国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无意遏制或围堵中国,因为这样做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方愿意同中方坦诚沟通对话,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经验,有效管控分歧,避免误解和误判。中国是美国的合作伙伴。在多极化时代,美方欢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愿意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同促进亚太和世界和平与安全。  夜色渐沉,两国元首聊兴不减,信步来到迎熏亭茶叙。  习近平强调,中美建交35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和世界。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坚持的战略共识。现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目标是清楚的,我们不能让它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满足于早期收获,还要继续向前走。我们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不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奥巴马表示,美方愿意同中方共同为此作出努力。  两国元首12日将继续举行会谈,进一步交换意见。  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人民网)

美俄博弈致中亚-里海能源棋局成迷  近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动荡。纽交所原油期货从6月20日的107.8美元一路下跌至10月16日的79. 8美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如此巨大的跌幅,显然不是供求关系的问题,而是场外力量博弈的结果。这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博弈对手是美俄两国。从近期的国际政治、军事、外交新闻看,美俄两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博弈有加剧之势,而新集结的力量在该地区也有所增强,其结果是凶是吉,需要持续观察研究。  ——亚夫  环顾全球能源富饶之地,中亚-里海地区可谓名列前三。尤其是前苏联对该区域的能源蕴藏一直采取不开发的保护原则,在前苏联解体后,该地区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能源蕴藏新大陆 。同时,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北接俄罗斯 ,南接伊朗并可通往中东波斯湾地区,随着世界多种力量的进入,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格局已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  鉴于中亚-里海地区在能源、地缘政治以及军事安全等方面的战略价值,该地区一直是俄罗斯和美国战略博弈的“棋盘”。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就将介入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开发定为其重要的国际能源政策。但从能源角度来讲,中亚-里海地区对美国的吸引力远不如俄罗斯、中国以及土耳其 。因为受运输限制,该地区原油仅提供给欧洲和亚洲市场,且一直处于俄罗斯的强力掌控之下。该地区对美国来讲犹如“鸡肋”。  不过,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借反恐之名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国在该地区制衡及防范中国、伊朗和俄罗斯的战略诉求。近几年,美国智库多次举办中亚局势变革的研讨会。研究显示,在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同时,中国的战略重心有向欧亚转移的趋势。中哈石油管线的开通进一步促使中国对中亚能源的投资超越俄罗斯。此外,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局势急速恶化,伊朗和土耳其借机扩大自己在中亚的能源运输地盘,尤其是土耳其,更有成为欧亚大陆能源运输枢纽的态势。  当下,全球正处于地缘政治摩擦与能源供应失衡的敏感时期,素有欧亚大陆“心脏”之称的中亚地区的任何变动无疑对全球市场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中亚-里海地区:国际经济敏感神经  中亚-里海地区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要冲,是控制中亚和西亚的战略要地,亦是国际地缘政治的一条生命线。而前苏联解体之后,该区域所蕴藏的丰富的油气资源更是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据Global Research 2007年的统计显示, 欧亚大陆 (主要是里海)的石油储量在900亿桶到2000亿桶之间,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而天然气储量更为醒目,据保守估测中亚-里海的天然气储量约在230至360万亿立方英尺,约占世界总量的8%。  但长期以来,中亚-里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开发并未如勘探结果那样令人欣喜。相反,因资源引发的地缘摩擦日益加剧,该地区多种力量或明或暗的角逐与对抗使得中亚-里海区域的能源格局不断变革。更为重要的是,中亚地区身处欧亚大陆地理中心,而里海更是地处中亚的腹地,因此油气资源的外运途径便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局势的命脉,理所应当地被美俄两个大国拿来博弈。  前苏联解体之前,中亚-里海地区所有的油气管线都与苏联内部管线网连接。这个时期该地区的能源输出主要是遵从苏联的两点指示:满足苏联内部经济需要以及减少开发以作日后的战略储备。得益于后者,在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制定了“油气立国”的发展战略。但是, 里海地区原有的石油输出管道主要是从阿塞拜疆首都Baku或哈萨克斯坦西部经俄罗斯抵达黑海港口, 然后经伊斯坦布尔海峡出口。这些管线年久失修且运力有限, 无法满足中亚-里海地区大量油气资源开发和出口的需要。同时, 这些原有管线都要经过俄罗斯, 这就意味着需要支付俄方高额的过境费以及受其对出口额度的限制。里海沿岸各国出于各自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考虑, 迫切需要建设新的油气管线以摆脱俄罗斯的控制。  而美国出于当时国家利益的考虑:一方面尽可能的获取能源供给,另一方面为遏制俄罗斯、增强在中亚影响力的战略需要;在中亚各国极力游说推行“管线政治”。在其努力之下,中亚-里海地区管线西向方案的两条主要管线应时而出:一条是从阿塞拜疆首都Baku向西到格鲁吉亚的黑海港口Supsa, 然后用油轮经黑海和Bosphorus海峡运往国际市场, 该线已于1999 年4 月投入运营; 另一条则是从Baku经格鲁吉亚首都Tbilisi 到达土耳其地中海的港口Ceyhan。这条管线已于2005 年5 月正式开通,该线造价45 亿美元、全长1760公里, 输油能力达5000 万吨。  管线何去何从:事情并不简单  面对美国的频频出手,作为中亚地区昔日霸主的俄罗斯自然不会让大权旁落。为了加强对中亚里海油气资源的控制,俄罗斯开始修建北向管线,从中亚-里海地区向西或向北穿越俄罗斯领土抵达俄在黑海的港口Novorossiysk。此外,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竞争, 俄不但扩大了原有的Atyrau - Samara管道的运输能力, 还兴建了几条新管道。一条是自阿塞拜疆首都Baku 经俄北高加索地区抵达Novorossiysk港口的管道,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于1997 年开通的巴新线 。还有一条是从哈萨克斯坦的Tengiz大油田到Novorossiysk港口的石油管道, 这条管线已于2001 年10 月投入使用。里海的天然气主要从Gazprom控制的管道出口。俄罗斯将修建新管道和铺设旧管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对里海油气的输送能力,并极大地强化了俄罗斯对中亚里海油气资源的控制。  可以说,从目前俄美在中亚地区的管线博弈来看,俄方仍控制着绝大多数的中亚石油出口管线, 里海地区仍主要取道俄罗斯的黑海港口把油气运送到欧洲市场, 短期内中亚地区的能源输出依然无法摆脱对俄的依赖。对于西方媒体不断吹捧的 Baku - Ceyhan管线,如果与俄罗斯主导的巴新线相比,可以说毫无经济优势可言:该线路过境国家众多, 油源以及路线安全难以保障, 更容易在过境运输价格上产生争端, 成本收益并不合理。但是美国之所以牺牲从管道运输受益获取的巨大经济利益, 主要是出于其遏制俄罗斯,增强在中亚影响力的战略需要。Baku - Ceyhan管线的建成, 打破了俄罗斯对前苏联境内能源进入国际市场的垄断, 削弱了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势力和影响, 同时增强了同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的关系。  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蕴藏确实丰富,但只根据已探明数据来看,该地区对美国的吸引力远不如对俄罗斯,中国以及土耳其。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信息显示,中亚地区一旦实现石油全面投产将可满足全球5%的原油供应。但受制于运输限制,原油仅提供给欧洲和亚洲市场。而中亚地区的天然气更是牢牢的掌控在俄罗斯的手里。这里面除了中亚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有限的出口路线导致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行业分析师普遍预计俄罗斯现有油田的天然气产量在未来几年将出现直线下降趋势,而俄罗斯Gazprom一直未能吸引足够的投资开发新的油田。  这也显示出,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用于国内消费以及满足其对欧洲以及亚洲市场出口的承诺——与国内供应量之间的差距。俄罗斯将需要中亚天然气,以满足这些义务。反观美国,随着本土页岩开采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其国内页岩气的开采量飞速增长,大有成为天然气出口国的趋势。因此仅从能源角度来说,今日的美国对中亚能源的态度是明确的:不在美国能源安全考虑范围之中。  美国的用意是什么  不仅中亚-里海的能源对今日的美国吸引力明显下降,美国在这块区域的军事战略也出现了转变。前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努力将势力插入这块区域,其目的为了实现其“向北遏制俄罗斯,往东威慑中国,南面防范伊朗”的地缘战略目标。阿富汗战争后, 美国军队借机进驻中亚,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并对中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开展军事技术合作。中亚国家的离心倾向也不断增强, 纷纷疏远俄罗斯, 加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随着伊朗2013年大选选举产生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总统,并与国际社会就签订合约约束核项目开展积极谈判。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开始回暖。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 (ISIS)的出现导致伊拉克内战的全面爆发,使得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1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有可能和伊朗进行合作。此外,美国奥巴马政府在第二任期明显的能源外交模式的转变——减负中东,重心东移——亦对美国在中亚的军事战略的收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政府加速从阿富汗撤军即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虽然美国国内对加速从阿富汗撤军争议较大,但受制于国内预算经费缩减等影响,美国政府和国会对海外驻军的要求秉承是否符合美国最大的切身利益。对于中亚来说,因其不在欧佩克石油组织之内,不会对全球油价带来较大影响。虽然有分析师认为其出口的石油有助于维持世界石油市场的低油价,但由于里海地区已有的油田开采过程受制因素较多,运行并不顺利,而且新的油块缺少投资进行勘探和开发,以至于从该地区开采和运输至国际市场的成本相对高于其他的石油产地。  此外,从美国长期战略角度来看,中亚的重要性也远低于西欧,中东和东北亚。美国地缘政治著名学者Michael Mandelbaum 在给白宫智囊团的提议里多次强调 ,如果美国国会同意增加对中亚-里海地区的战略投入,前提条件必须是中亚的重要性足以取代西欧,中东或东北亚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是扩大国内的预算经费。对于后者来说,遭遇经济危机重创后的美国来说,是缺乏公众支持的。而奥巴马政府在其第二任期伊始,更是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减负中东,重心东移”的战略方针。  由于华盛顿方面并未承认中亚地区可能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以及未来潜在的重大利益影响。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重返中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奥巴马及政府发言人多次表态,未来阿富汗的安全事务需要阿富汗自己人来解决。虽然于外界不断指责美国在处理伊拉克问题上极度不合理,其一走了之造成了今日ISIS重燃伊拉克战火的局面将会在阿富汗重现。但从近期奥巴马处理伊拉克事务的态度来看,如果民主党获得下一任大选胜利,美国确实可以秉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宗旨,对阿富汗及中亚的新动荡不予关注。  新兴力量开始介入这个敏感地区  可以看到的是,美军撤出之后的阿富汗,内部势必出现力量真空,各方力量定将展开新的角逐,以达到新的政治平衡;而这些力量的诉求皆与能源息息相关。对俄罗斯而言,其在中亚的主导地位依然会受到各方力量的冲击,其中既有来自欧美在背后支持的中亚国家的挑战,还有来自土耳其、伊朗及中国方面的影响。这其中,中国的影响力最为突出。  中国国家主席2013年9月对中亚四国的访问显示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和俄罗斯,成为中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在这背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力量。据称,201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额达到459.4亿美元,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第一年,即1992年,贸易总额的将近100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  从投资和影响力来说,中亚已经是中国的势力范围。中国领导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中亚地区目前最活跃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新疆的安全是中国与中亚保持接触的最主要目的。上海合作组织大部分的活动是围绕打击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进行的。但有明显迹象显示,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正有减弱的趋势,同时经济领域的合作则在加强。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其能源、矿产和原材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建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陆路原油进口管道。起点位于土库曼斯坦,经由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更是成为全球目前最长的天然气管道。2013年底,中哈石油管道管输原油累计进口突破6000万吨,达到6362万吨,在中国陆路能源进口大通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这一管道年输油能力还将大幅提高。同时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的年增供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购销更协议,预计到2020年土库曼斯坦每年将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总量达到650亿立方米。  中国在中亚地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能源安全角度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中国非常重视中亚的安全与稳定,中亚的落后、动荡以及可能的冲突恐波及境外,可能导致中国的努力付诸东流。此外,近些年阿富汗成为世界最大的毒品走私的毒源地,并波及整个欧亚国家。阿富汗毒品主要有4条通道运出国界:第一条,由阿富汗北部进入塔吉克斯坦,经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传入西欧;第二条,由阿富汗北部进入塔吉克斯坦,经哈萨克斯坦传入西欧;第三条,从阿富汗北部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经塔什干与莫斯科传入西欧;第四条,从阿富汗西北部Herat 省经土库曼斯坦,然后再由高加索进入土耳其运往西欧。毒品交易为基地组织的恐怖活动提供了大量资金,并与极端势力和非法移民等问题相联系,这对阿富汗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这点考虑,不排除日后中俄两国联手在该区域进行有必要的军事合作活动。  当前,在中亚-里海地区的影响力日趋增长的另一个力量就是土耳其。作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经济体,且位处欧亚大陆战略位置的核心地带,土耳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亚洲的资源与欧洲的市场相连接。土耳其的目标是成为欧洲第四大天然气供应主干线,今年年初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里海论坛上,土耳其海关贸易部长Hayati Yazici在发言中表示,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60%,欧洲能源需求增长45%;到2020年,天然气在欧洲能源消费中占比将由目前的51%提高至70%;全球73%石油储备、72%天然气储备均位于里海地区、中东和俄罗斯,土耳其恰好处于上述能源供需双方国家地区的中心地带,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些能源出产国及其消费市场间的天然桥梁,并通过多元化供应渠道和路线的方式在确保能源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土耳其的这一定位对当今的欧洲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今年年初开始的俄乌冲突,给欧盟国家的能源供应保障带来极大的威胁。随着俄罗斯与中国签订了总价值达4000亿美元的供气大单,欧盟国家普遍感受到日后将受到来自俄方面更多的能源供应威胁,对此,寻找新的气源以及建设相对稳妥的供气管线成为欧洲国家首当其冲的事情。前不久,被命名为 “ 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TANAP)的新管线项目在阿塞拜疆首付Baku 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这条管线将把阿塞拜疆的天然气输往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土耳其部分将在2015年4月开始动工——然后从保加利亚起,铺设一条穿越意大利 ,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新的天然气管线。该线完成后,来自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就可以直接输往欧洲。  虽然阿塞拜疆打算每年向欧洲提供1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逐步增加到200亿立方米——这个数量无法与俄罗斯天然气形成真正的竞争关系,但这无疑对俄罗斯天然气巨头Gazprom来说是一个打击——欧盟国家正在积极寻求摆脱俄罗斯的能源控制。事实上,早在2012年,欧盟国家为了增加欧盟的能源安全,开始谋划能源供应路线和来源多样化——选中里海及中东地区成为理想的气源地,并开始打造包括Nabucco天然气管道、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TAP)和跨安纳托利亚管道(TANAP)、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管道(ITGI)等多条管道项目在内的 “南方天然气走廊”。其目的就是直接连接欧盟天然气市场和里海及中东的大型天然气田。  当下,全球正处于地缘政治摩擦与能源供应失衡的敏感时期,素有欧亚大陆“心脏”之称的中亚地区的任何变动无疑对全球市场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美国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对中亚地区的兴趣已经降温。中亚-里海地区原有的美俄两大国博弈成了过去的篇章。随着中国、土耳其在中亚地区的各种利益诉求日益增长,未来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必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博弈状态,在新的力量制衡状态出现之前,中亚-里海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都将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巨大波动。(上海证券报)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