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硫化物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林蛙人工养殖技术三喜九怕十项环境措施鳞叶龙胆

发布时间:2020-10-19 02:30:07 阅读: 来源:硫化物厂家

林蛙又被称为东北林蛙广泛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林蛙具有极高的药用、滋补和美容价值。近年来自然环境中的林蛙实现了人工养殖。根据经验总结出林蛙“三喜九怕”生活习性:三喜为喜安静、喜阴暗、喜湿润;九怕为怕强光、怕高温、怕干燥、怕雨淋、怕水浸、怕污浊、怕异味、怕虫害、怕压迫。因为林蛙有这些特性,所以便要求任何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都需要因地制宜,采取遮阳、避雨、通风、排水、保湿、适温、防逃、消毒、除害、隐蔽物这10项相应的环境措施。

1、遮阳

林蛙是水陆两栖生活属于变温动物。林蛙皮肤的保湿、保温功能比较差。同时因为林蛙有30%以上的呼吸靠皮肤来完成,所以当其受到阳光直射时体温会迅速升高。当林蛙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于23.1℃时,林蛙的体温因代谢加快而不再继续上升,因此23.1℃是林蛙体温的一个分界点。林蛙受到阳光直射体内水分迅速蒸发散失、脱水加快、皮肤功能受到影响;同时林蛙皮肤黏膜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加速脱落、皮肤结构受到损伤,不仅令其无法正常呼吸还令其皮肤的屏障作用降低并染上多种疾病。适宜林蛙的遮阳环境:饲养圈内的郁闭度高于0.6并维持“七阴三阳”的比例。用稻草搭建高度为1.5~2米的遮阳棚,这种凉棚成本低且遮阳效果良好,还能起到增湿和引虫生虫的作用,但需要每年更换稻草进行维修。若同时配合遮阳网使用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2、避雨

夏季时林蛙只在陆地生活或潮湿的环境即可供其生存。以往的实践表明在长时间直接淋雨后,林蛙的死亡率会迅速升高,尤其在雨季的中到大雨后死亡的林蛙数量更多。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幼蛙,通常情况下雨水将幼蛙打翻在地几分钟后幼蛙便会死亡。究其原因可能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受到污染pH为酸性;2)长时间降雨后幼蛙经历温度从急速下降到急速上升的过程,极大的温差变化使幼蛙的机体不能适应;3)林蛙因急雨暴雨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死亡。所以在进行人工养殖林蛙时必须建有避雨设施。在建设避雨设施的具体操作中可以结合遮阳设施与隐蔽物,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灵活地进行设置。

3、适温

林蛙作为变温动物其生长发育乃至生存都受到环境温度的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林蛙的生长发育。环境温度低于15℃时林蛙的食量和活动都会减少,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环境温度过高林蛙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则非常容易死亡。在正常的湿度条件下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林蛙身处其中4小时便全部死亡;环境温度达到33℃时林蛙身处其中8小时后大部分林蛙陷入昏迷,48小时内所有林蛙死亡。最适宜林蛙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3.1℃±5℃。虽然每天各个时段的温度都有所不同,但短时间身处高温环境中时,林蛙会通过自身调节而顺利通过这一时段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环境温度低于23.1℃时林蛙将体温调节得高于外界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23.1℃时林蛙将体温调节得低于外界温度。当温度超过23.1℃时温度越高林蛙生长发育受到的损害就越严重。处于高温环境的林蛙努力通过自身代谢使体温降低,短时间内尚可维持,但若代谢系统长期超负荷运作,则会导致林蛙体质下降,容易生病,蛙群发病率高涨,所以在养殖林蛙时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以养殖池地面的温度为测定的环境温度。调节温度的具体措施可以结合遮阳、通风、保湿和隐蔽物等设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灵活地进行设置。

4、保湿

养殖林蛙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湿工作。养殖池地面湿度达到相应的要求时,完成变态的林蛙可以完全营陆栖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林蛙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养殖池地面应达到的湿度标准也不一样。变态幼蛙要求85%~90%的湿度,1~2月龄的幼蛙要求80%~85%的湿度,3月龄以上的林蛙则要求70%~80%的湿度。迅速、便捷可对全场进行全面加湿处理,达到这些标准的加湿设备方为合格。加湿的主要方法是:将雾化喷头套在塑料管上用水泵加强水压后进行喷洒。通常应每天加湿1次而阴雨天不要加湿,天气炎热时则应酌情增加喷洒次数,一般来说应选择早晨或晚上等阳光微弱时进行喷洒。

5、通风

高密度养殖林蛙时排泄物过多将导致养殖场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从而使林蛙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给养殖场通风换气使养殖场内的空气新鲜。合理设置通风口是养殖场具有良好通风性能的前提,若条件允许围栏应使用网状的通风材料。只需设计合理规范即可具有较好的通风性能。

6、排水

虽然水是林蛙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集约化的人工养殖时,在高密度的条件下积水对林蛙有致死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养殖池中单位面积上的林蛙排泄物数量增加了无数倍,积水受到严重的污染、滋生出大量细菌。当环境温度较高,林蛙喜欢隐藏或栖息、在水里,这时皮肤便很容易被受污染的积水损伤;另外积水中般含有极多的致病微生物,会导致蛙群大面积暴发疾病。由此可知养殖池的地面以2/3沙子与1/3黏土混合的沙土为好,这种地面的透水、排水性能俱佳不会出现积水,又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湿度。

7、消毒

林蛙的排泄物因集约化养殖增多导致环境中大量微生物繁殖。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按时消毒。如何选择消毒液是消毒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消毒液不得有异味、不得对林蛙的皮肤有所损害,通常会用高锰酸钾溶液以雾状喷射。

8、除害

主要防治目标是鼠害、鸟害及蛇害。鼠害:鼠类经常在养殖池边挖洞,破坏围网后进入池内咬噬吞食蝌蚪或林蛙,对林蛙生产有相当大的危害。对此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鼠类要迅速将其捕杀并清除。

消灭鼠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挖防鼠沟:在养殖池四周挖沟,沟深40厘米,宽50厘米,沟内灌满水。(2)设置电猫。电击鼠类。(3)放置毒饵。毒杀鼠类。(4)设置隔离墙。通过隔离使鼠类无法进入养殖池。

鸟害:主要通过粘捕驱赶的方式来防治。

9、防逃

逃跑是林蛙天生就具有的特性,潮湿环境中或雨后的林蛙则更容易发生逃跑现象。设置防逃设施时可因地制宜,标准以林蛙无法逃出即可。一般来说养殖场都应设置双层防逃措施,内层应设置高度为1米左右以塑料布、纱网为材料,上端设置成“八”字形。另外为了防止林蛙在折角处聚集成堆,应将内层4个角落的转折处设置为弧形。外层以石棉板、水泥板为材料,高度也设置为1米左右上端设置成T形,兼具防止林蛙逃跑和防鼠的双重功能。另外用沙土将内层和外层之间1米宽的过道铺平。

10、隐蔽物

林蛙天性喜欢躲藏、隐蔽,所以隐蔽物的设置在集约化林蛙养殖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但是在设置隐蔽物时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不可设置过多、过小的隐蔽物。若隐蔽物设置过多当林蛙密度大时,蛙群稍受刺激便会警觉起来,藏在隐蔽物下不肯外出觅食。尤其是刚完成变态的幼蛙若7天之内不出来摄食,经常会出现死亡率上升的情况。最好以红瓦片作为隐蔽物,将其零星地散放在场地内并和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随着蛙龄和个体的增大瓦片与地面的距离也要增大。没有设置隐蔽物的地面要保持清洁,以便投食后林蛙容易发现食物。地面可以种植少量的阔叶植物,呈零星点缀状即可。

林蛙从原本的野生状态转人人工饲养的环境中以后,要着力减小可观条件对林蛙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养殖林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出相关的举措,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天津专业做人工授精手术的医院哪家好

郑州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医院预约挂号

安徽合肥癫痫的专科医院哪家好

宁波治疗甲状腺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