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贤林语堂》海报600)this.st"/>
硫化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硫化物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和大师结缘

发布时间:2020-06-30 17:11:53 阅读: 来源:硫化物厂家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我的乡贤林语堂》海报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林语堂文学馆开馆仪式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作者向原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何少川介绍林语堂文学馆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参加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全国学术研讨会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采访赖柏英的妹妹赖明月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作者书架上林语堂的图书一角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作者和台北林语堂故居管委会主任蔡佳芳在台北林语堂故居前合影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作者于厦门鼓浪屿林语堂夫人廖翠凤娘家的门前

林语堂是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的世界文化大师,在国内外作者于厦门鼓浪屿林语堂夫人廖翠凤娘家的门前享有盛名。对于这样一个已经诞辰116年的大师,原以为只能在距离之外的景仰和追寻他的背影,谁知道机缘巧合,让我有机会和他结缘,逐渐走近大师。

初识大师。林语堂1905年从坂仔出发,前往厦门求学,虽然之后在假期一直有回来平和坂仔,但他从坂仔起航的脚步是愈行愈远。我知道林语堂是平和人已经是在龙海师范就读的1988年。而第一次看他的书是1992年出版的《林语堂随笔幽默小品集》。这本书是从不同时期林语堂在国内外发表的大量文章选编而成,分为五编,通过这本书,欣赏到林语堂对幽默人生的精辟见解。记忆之中,这本书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有从文中摘录出若干句段放在篇首,颇有提纲挈领的提示作用。书中还收有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写的《我的父亲林语堂》。通过这本书,对林语堂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消除了原来仅仅知道他是平和人,是名人的云里雾里。

逐渐走近。看了《林语堂随笔幽默小品集》之后,断断续续又看了林语堂的一些文章,当初林语堂的书在书店里不像今天到处可见,再说在偏远的乡村小学教书,买书颇不容易。林语堂这三个字只是随意性很强地出现,间隔时长时短,毫无规律可言。2000年借调到机关工作之后,林语堂的书看得多一些了,对他的幽默、性灵、闲适的文风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曾自己跑到坂仔参观简陋的林语堂故居。2004年的某个夜晚,和中共平和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黄劲武(时任中共平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一次聊天,突然把自己和林语堂的距离拉近。当时两人聊到了林语堂,聊到要把林语堂这张文化名片做大。两个人在秋天的夜晚聊得神采飞扬,成立平和林语堂研究会的思路就在这个夜晚成型。2005年5月,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杨骚、许地山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召开,我参加了会议,并且和其他几个文友在会议期间密集拜访、采访了数十名与会的专家、学者,第一次密集地把林语堂经由自己之口反复提起。5月16日,平和林语堂研究会成立,与会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成立仪式,参观了林语堂故居,我出任平和林语堂研究会的副会长和秘书长,开始把林语堂和自己紧密相连。

紧密相连。平和林语堂研究会成立之后,深感平和县在挖掘、宣传、研究林语堂方面工作的缺乏,于是,在黄劲武的支持下,我和罗龙海、林丽红、许少梅、邱景川等文友骑着摩托车四处奔走,收集、考证有关林语堂的材料,林语堂直接用油漆写在何顺全家门板上的对联“道因时以立,理自天而开”的发现,引发了众多林语堂研究者前来参观。在陪同参观过程中,一次次请主人把覆盖其上的纸质对联撕下,参观完再贴上新对联。我们拜访了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中赖柏英的妹妹赖明月以及赖柏英的儿子蔡益昌,收集了部分和林语堂有关的文物,组织林语堂诗文朗诵会和走近林语堂演讲比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兆胜博士开设讲座,组织拍摄《林语堂——你从这里走向世界》专题片,协调县城几家书店开设林语堂图书专柜等,为林语堂奔走忙得不亦乐乎。2005年12月,受黄劲武委派,我前往香港,宣传林语堂,拜访了平和籍的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广兆。在他的牵线下,香港企业家王少成捐资15万元,重修林语堂故居。2006年10月,林语堂故居重修后开放。2007年,平和县再次得到林广兆先生的支持,牵线香港企业家朱树豪捐资45万元修建平和林语堂文学馆。文学馆于当年12月建成,并于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期间开馆,参加会议的近400名嘉宾参加开馆仪式。在林语堂故居重修过程和文学馆建设期间,我一次次前往坂仔,看到的不仅仅是工程的进度,也收集到更多林语堂的材料,感受到林语堂热的日益加温。

研究宣传。对于林语堂,我从最初的距离之外观看和欣赏,逐渐走近林语堂,走进林语堂。我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林语堂的材料,购买林语堂的书籍,只要看到不同版本的林语堂书籍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曾经在当当网上一次性买下2000多元的林语堂书籍,以致网站工作人员来电话确认。在漳州博文书店,我把书架上有关林语堂的书籍每样来一本,营业员以为我是在乡下开小书店,来批发进货的。有了这些书,我沉浸其中,从了解到研究,写下了有关林语堂的文章,在各类报刊发表。其中《究竟谁是林语堂的初恋情人》在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之后,还引起小小的轰动,引发专家学者热议,大会综述还专门点评到该文,相关报刊做了报道。2010年,融汇了这几年撰写的有关林语堂文章的散文集《我的乡贤林语堂》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也从最初读林语堂的书到转变为写有关林语堂的书。该书出版后,省、市作协,市县文联和漳州林语堂研究会,漳州师院中文系等多个部门联合开了研讨会,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在研究林语堂的过程中,数十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省(市)电视台(电台)等境内外媒体采访,畅谈林语堂。今年,在平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于年初两会期间提出了设立林语堂文艺奖的政协提案得到有力回应和落实,首届林语堂文艺奖将于今年10月第七届中国(平和)蜜柚节期间,也是林语堂诞辰116周年之际颁发。

联谊交流。因为林语堂,我和林语堂的亲属、众多林语堂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有了交往交流。和林语堂亲属联系最多的是林语堂的侄孙女、厦门大学教授林梦海,她以及妹妹林梦如曾两次回到平和参加相关活动和参观,捐献了部分书籍;林语堂最小的女儿林相如,我们虽然没有见面,但曾多次邮件往来,她多次捐赠了相关书籍,还从林语堂当年朋友手中收集到六本有林语堂亲笔签名的林语堂著作捐赠给平和林语堂文学馆。我还受春风文艺出版社等数家出版社编辑之托,和林相如沟通授权出版林语堂著作相关事宜,得到她的支持。我的第一本书是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富仁作序,而他,我是在2005年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杨骚、许地山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认识的。《我的乡贤林语堂》是由林语堂研究专家王兆胜题写书名的,我们的相识,也是因为林语堂。为了掌握更多的林语堂资料,我到林语堂的祖籍地,到香港、厦门大学、鼓浪屿参观,寻觅大师的踪迹。2009年11月,我踏上了宝岛台湾,在阳明山林语堂故居,和故居人员交流,参观林语堂生命最后十年的住所以及大师灵魂最后安息的地方。坐在阳明山林语堂故居阳台上的转椅,想象林语堂当年抽着烟斗、面对青山、回忆家乡平和坂仔的情形,有着穿越时空的恍惚。

从最初的模糊认识,到后来的逐渐清晰,直到今天的紧密相连,我走近了林语堂,和林语堂结缘;而这份情缘将持续下去,浓墨重彩,而不会因为时光变幻淡出生活。

JavaScript DOM 事件绑定丨慕课网教程

06 VSCode 编辑器安装和配置丨慕课网教程

JavaScript 比较运算符丨慕课网教程